古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舉人和秀才 他們相當于現在什么學歷
- A+
- A-
今天歷史資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的秀才、舉人相當于現在的什么學歷,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們經常能從電影,電視劇中聽到秀才、進士、舉人的稱呼,很多朋友也知道它是古代科舉制度的一種學位稱呼,那么,這些稱呼又跟我們現如今稱呼的研究生,碩士,博士對不對等呢?
如果您認為它們對等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學業有成意味著,出人頭地,功成名就,但是如果用現代的學位和古代科舉制度相比,那么相差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為什么要這么說?現代的學生大學畢業,考個研究生,碩士,步入社會后,還是要繼續找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天為了養家糊口而奔波,而放到古代考取功名后,不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事業也將如日中天,更是會生活無憂,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就比如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200多年的統治時期,一共才有秀才46萬人,而我們現代研究生每年人數都超過六七十萬,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看出,秀才的珍貴程度,當然,之所以會這樣,是由于古代教育水平低下,而且讀書識字也不是窮人可以做的一件事情,90%以上的人可以說都是文盲,只有有錢的大戶,才能請得起老師學得了知識。在經歷十年寒窗苦讀,才有機會考取功名。
那么,科舉又是怎樣進階的呢?
第一童生,童生的資格需要學子們經過縣府兩次考試,考過了被稱為童生或者是儒生,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參加院試考取,秀才的功名。
第二秀才,童生經過院試考試,考過了,就算是考取到了初級功名,被稱為秀才,在地方上也就有了一定的地位,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第三舉人,舉人只有秀才才能考取,秀才經過鄉試,這里的鄉試并不是在鄉里考試,而是皇帝委派相關人員負責考試事宜,對于考取秀才功名的學子進行考試??歼^之后,就可以做官了,從此就有了官身。但是舉人也是比較難中的,要不然也不會有范進中舉這種流傳千古的故事。
第四貢士,中了舉人之后,如果想更進一步,就需要到京城參加會試,也就是咱們平時經常在電視劇里看到的進京趕考,當然,電視里演繹的那些,窮書生趕考的事情,在古代很少發生,因為大多數的讀書人,除了本身家境比較富裕之外,地方上的富豪也會資助,送上盤纏??歼^會試之后,就成為了貢士。
第五進士,成為貢士之后,再進一步,就是參加皇帝主考的殿試,一旦考過,就可以成為官員走馬上任,最次也是一個地方縣令。
第六前三甲,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狀元,榜眼,探花殿試前三甲,由皇帝親自面試以后委派官位。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于古代科舉制度的嚴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我們現如今的學位相比,想要成功,可以說是千難萬難,但是一朝得中,也可以說是雞犬升天,怪不得古人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歷史閱讀排行
-
5593 閱讀 2021-03-13 13:20
-
4916 閱讀 2021-11-26 12:26
-
3185 閱讀 2021-07-02 10:39
-
2558 閱讀 2021-10-09 09:56
-
2246 閱讀 2018-12-28 18:13
歷史華聲推薦
-
6 閱讀 2022-11-01 12:36
-
5 閱讀 2022-11-01 12:36
-
5 閱讀 2022-11-01 12:35
-
6 閱讀 2022-11-01 12:35
-
8 閱讀 2022-11-01 12:35
大家都在看
華聲精彩視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