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民政部門關愛困難群眾彰顯責任擔當——防控措施有力度 社會救助有溫度
- A+
- A-
為解決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今年以來,全市民政系統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聚焦兜準、兜好、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全面排查全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狀況,投入2000余萬元,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
兜準底線,確保疫情救助“精度”。疫情防控期間,長治市加大特殊群體排摸探訪,持續擴大救助面,對確實難以就業或者較長時間無法獲得收入的,經家庭困難狀況綜合評估納入低保742戶1346人。對293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參照“單人戶”予以低保救助。對脫貧戶中的392名大病患者納入低保,10人納入特困。對低保家庭中的859名困難應屆大學生,開展不低于一個月低保標準的針對性救助。
兜好底線,提升疫情救助“溫度”。市民政局積極對接市方艙醫院對隔離人員開展針對性關愛救助,發放10萬元“抗疫溫暖包”(棉衣、手套、暖手袋等)。并在全市所有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建立起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因災因疫情造成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以及戶籍不在本地的受災人員等,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兜牢底線,增強疫情救助“力度”。動員全市259家社會組織,在全市范圍內發起“百社助千戶”救助結對幫扶活動,社會組織與社會救助群體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為848戶低保家庭、141戶特困家庭等,捐贈物資數量4636件,合計金額54.9萬元,開展志愿服務3315人次,受益村136個。同時,充分發揮村級組織、鄉鎮社工站、社會救助協理員作用,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眾的走訪探視,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持續加強集中供養服務,盡最大努力收住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
據了解,1至9月份,全市共實施臨時救助12227人次,累計支出1894.67萬元。10月份以來,針對部分群眾在疫情防控時期的生活需求,實施分類化、差異化專項救助,共實施臨時救助15036人次,發放救助金238.3萬元,其中隔離點救助463人,發放23.4萬元;因疫情生活困難救助14573人,支出214.9萬元?!?/p>
國內閱讀排行
-
23033 閱讀 2018-02-07 15:01
-
19641 閱讀 2018-01-23 18:45
-
18038 閱讀 2018-01-23 18:45
-
11582 閱讀 2019-09-08 16:25
-
10071 閱讀 2018-01-30 17:34
國內華聲推薦
-
16 閱讀 2022-12-01 10:55
-
12 閱讀 2022-12-01 10:55
-
10 閱讀 2022-12-01 10:55
-
8 閱讀 2022-12-01 10:54
-
5 閱讀 2022-12-01 10:54
大家都在看
華聲精彩視頻
評論